• 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



  • 媒体报道

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

    2025-04-23 15:29:51 ts 1

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(2025年现行有效版本)

    一 、法律框架与立法沿革

    立法背景与修订历程‌

    1984年首次颁布 ,历经1996年  、2008年、2017年多次修订与修正。

    现行版本以“保护水生态、保障饮用水安全”为核心目标,强化污染预防与综合治理。

    二、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

    适用范围‌

    适用于我国境内江河、湖泊 、运河 、渠道、水库等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防治;海洋污染防治适用《海洋环境保护法》。

    基本原则‌

    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‌: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,严控工业 、城镇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 。

    综合治理‌ :推进生态治理工程 ,减少水环境破坏。

    三、核心制度与监管机制

    政府职责与考核机制‌

    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负责,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。

    河长制‌ :省、市  、县 、乡四级分段管理江河湖泊,统筹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。

    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,考核结果与政府绩效挂钩 。

    重点领域监管‌

    饮用水水源保护‌:划定保护区分级管控(一级、二级 、准保护区),严控污染源 。

    工业与城镇污染‌:严格排放标准,推广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技术 。

    农业面源污染‌:防治化肥、农药及畜禽养殖污染,推进生态农业。

    四、法律责任与保障措施

    违法追责‌

    超标排放 、破坏保护区等行为需承担行政罚款、修复赔偿等责任 。

    司法机关通过公益诉讼追究环境损害责任,强化司法威慑 。

    生态补偿与技术支持‌

    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建立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。

    鼓励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,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。

    五 、地方实践与典型案例

    河南省案例‌:调整洛阳市陆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,取消部分区域并强化替代水源建设 ,体现分级保护与动态管理。

    长江经济带治理‌ :通过河长制与跨区域协作严控工业废水排放,提升流域水质。

    附注


    本法律通过完善责任体系、强化全过程监管,为我国水环境治理提供系统性保障 ,尤其在水源保护、污染追责等领域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。



  • XML地图